close

  這篇內容非全然真實場景,但在布加拉島的旅程後,我私心的列入這篇文章,冀望我們能仔細思考「環保」這個火紅話題。

 

(一)

  在一個內陸湖泊中央,有個美麗的島嶼,形狀像翻轉180度的L。東西較長約100公里,長滿熱帶樹林,北邊湖岸佈滿白色細沙,南岸則礁石遍布。南北較短,除了叢林還有河馬棲息的沼澤,島嶼中央佈滿矮丘與各式熱帶樹種,是鳥類的天堂,湖水可飲可灌溉,也居住許多肥美可食的魚類。而肥沃的淺層土讓居民可種植木薯與大蕉等糧食作物其中大蕉可做成稱為matoke的料理在島上幾條沙土路上行走的除了島上的居民還有代步的驢車而該島嶼是與外界的唯一聯繫是居民自製的木筏白日當勤,黑夜當歌,居民過著自給自足自食其力的生活,喬木可為燃料與建材,往生動物的皮下油質可製成肥皂供洗衣潔身。

  當圍繞湖泊的內陸開始發展,島嶼居民羨慕內陸的便利,內陸居民覬覦島嶼的美景,使用電動馬達的渡輪取代人力木筏,市集上不再只有農產品與漁獲。各式新奇的電器產品帶給居民更多便利,交通的改善讓外來資金在北岸的沙灘種出了數棟度假旅館,居民當然也不放過龐大的觀光商機,島上雖然沒有挖土機等大型機具,居民也缺乏豐厚的資金興建高檔的旅社但是憑藉愚公移山的精神,他們用手鋸砍伐木材,胼手胝足興建的樸實旅館並成為島上最大的特色而居民開設的風味餐廳搭配外來資金興建的高檔旅館,每當渡輪靠岸,各度假旅館從業人員總是到碼頭高舉印有自己旅館的名稱與圖騰的招牌,除了指引預定的旅客,也希望藉此吸引臨時起意的散客,而獲利最大的莫過於島上的驢子,牠們退居貨物運輸工作的二線,可以悠閒的在度假旅館的庭園享用人工種植的草皮,擔任遊客相片裡的主角,微笑。

  缺乏「環評」與「建照許可」等流程規章,這裡的開發只需要居民的同意,但在大利當頭下,居民的同意只是橡皮圖章。於是,隨著觀光客數目急劇增加的是島嶼湖岸的大興土木,而居住在島嶼中央矮丘觀光客罕至之處的居民也沒閒著,他們趁著與外界交通的改善,以可製油的熱帶搖錢樹-油棕,取代熱帶叢林,逐漸的,一望無際的棕櫚樹田,如貪吃蛇般無饜吞食島嶼中央多變生態。雖然如此,樸實的木造建築捕獲居民的眼光只要沒有突兀的大型機具,人們並不會感覺自己正在破壞環境與生態。在觀光客並不知道也不關心原來的植被與生態下,島嶼中央的棕櫚樹田成為另一個知名景點,受限於島上有限的資源,資源回收成為必要的措施,書寫過的廢紙不是成為廁所用紙的替代品,就是最好的火種,草食的牛驢的糞便則是最好的燃料,而無法回收的垃圾可焚燒產熱,雖然燃燒垃圾雖然造成空氣汙染,但是以農漁業為基礎的世界能產生多少有害垃圾呢?

  島上的資源回收無經濟規模,並僅限於如廢紙廢鐵等再製再用低技術門檻的材料,但是這些與環境和平共處的行動,加上漫步白沙的驢子與棲息沼澤的河馬,為這個美麗的島嶼帶來新的封號:eco island(環保島)。看似環保的行動,實際無環保的精神,但是取之於天,還諸於地,還是為這個島嶼獲得響亮的掌聲。

 

(二)

  一個世代過去,matoke成為餐廳中的養生料理,手機與網路從奢侈品變成必需品。島上的經濟與觀光已密不可分,完全的自給自足的生活只供懷念,但是當電力來源問題如同芒刺在背,燃油發電機產電不足應付觀光業的爆炸發展,觀光客數目的過度膨脹帶來的垃圾汙染成為棘手難題,島上居民開始意識到觀光的過度發展對生活的嚴重影響。這時,擁有實際環保精神的團體因應而生,他們雖然無資源支撐,但憑著赤子之心,他們勾勒出島嶼該有的美好藍圖,如同一粒種子,等待長大與茁壯。

  驢子不會因為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而消失,環保與發展的翹翹板也不會無止盡的向某一方傾斜。雖然缺乏政府的強力規範,但是觀光業者與居民了解到島上的觀光需求來自人類對自然渴望的天性,他們減緩開發的腳步,停止鋸刀對島上殘存的原始叢林的進逼,觀光人數也因島上有限的住宿供給得到控制。但這些舉動,是良心的啟發還是對島嶼資源虎噬鯨吞的暫時喘息,沒人說得準。

  近期的大型度假旅館開發案,島嶼道路改善暨柏油工程,與同時解決垃圾與發電問題的焚化爐發電廠興建案絕對吸引大家的目光。對於上一代的人,他們苦過,對科技抱有不盡真實的期望;對於這一代的人,對往昔的純樸則抱有不切實際的嚮往,在爭論不休中,環保團體找到他們的舞台,這次他們不只要求減緩開發的腳步,更要求停止未經詳盡審視的開發,他們把過去的生活化成美麗的童話,而焚化爐發電廠的興建只是把垃圾汙染轉換成空氣汙染的惡魔。而居民也開始注意到過去美好生活的失去,觀光的爆炸發展被指為罪魁禍首。「在建築叢林中,恕我如此形容,我們變成金錢的奴隸,觀光業理當帶給我們更好的生活,但更好的生活不該是失去。」

「我們已有便利的生活,大家的經濟狀況也獲得十足的改善,接下來的開發實在需要謹慎思考。」

「路整平就好,鋪設柏油造成的生態浩劫真的有需要嗎?」

當大型機具為了大型度假旅館的開發推到島上,這項被大多數居民視為外界的邪惡目的已昭然若揭下,大規模的抗爭如同瘟疫般席捲了整個島嶼,環保團體從未預料到他們的理念受到如此大的支持,也從未預料人們願意為自己的家園挺身而出,環保的種子由這次事件吸取大量養分,成為島上屹立不搖的大樹。雖旅館開發業者強調他們的開發案以環境最小影響為前提,並以中立專家學者背書的環境影響報告為佐證,但還是因為逆民意之風而敗下陣來。接下來多數開發案與建設工程無疾而終,無論他們多麼冠冕堂皇,無論他們的建設多麼謹慎小心,而多數島上居民與觀光客,都視這些「以環保為前提」的措施為一大壯舉,由環保行動的空殼進步成環保行動的實際,拒絕外界的諸多誘惑而選擇簡單緩慢的開發步伐,被認為是使這個島嶼免於電影劇情式的浩劫的最大功臣,wind of change,改變之風吹來攜手共創的美好未來,用之於人,還諸於天,再度為這個島嶼獲得響亮的掌聲。

 

(三)

  又一個世代,太陽能發電板的出現似乎讓電力短缺的問題出現解決的出口,但在產率不良與產能不足下,能使用棕櫚油的燃油發電機重披戰袍,擔任島嶼主要的電力來源。垃圾出口碰壁,掩埋場與焚化爐屢次遭拒下,島上的垃圾少部分做為自主式的回收,多數拿來焚燒產熱。居民依然伐木種菜捕魚,依然在湖邊洗衣,依然到島上的商店購買生活必需品,木材仍是島上主要的建築材料。而電力短缺的問題讓他們幾乎放棄洗衣機等高耗電設備電冰箱也只存在少數店家與旅宿業,他們多數時間自食其力,樹薯、大蕉與漁獲仍是他們的主食,一切似乎與觀光業尚未大肆進逼的原始世代相同。

  但現在人們不只需要新鮮的食物與飲水,他們偶爾也需要外來的時髦零食與新潮的電子產品,他們也離不開觀光業帶來的收入。在嶄新的現代生活下,居民垃圾桶的數量與內容物也大相逕庭。塑膠製品已融入人們的生活,廉價的塑膠袋飄散在空中,如同一層薄膜疏遠天地間的距離,但是居民仍隨意的以火處決自家的垃圾-這也是目前島上唯一可行的垃圾處理方法,生活的淺移默化或不自覺,但若直接拿兩個世代前與現在的生活相比,現在的生活早已離開與天同利的步調。廉價的含磷洗衣粉取代以動物油脂製成的肥皂,因優養化而叢生於湖岸的水草取代因土地過度利用而逐漸貧瘠的棕櫚樹田成為旅客新的焦點,人們用電動機具取代手鋸伐木-不必大型機具,木造建築生長的速度快過島上的每一種植物。可運載大量貨物的貨車取代驢車的地位在土石路上撞出大小坑洞。需求不同,商店貨架上的物品也與兩個世代前大相逕庭,但居民似乎忘記這些諸如手機等舶來品不是長在樹上可伸手摘取,也不是種在土裡努力就有收成在水電飲食等基本需求仍取自天地的歲月裡,只要遮住一隻眼睛,他們仍過著自給自足自食其力的幸福生活驢子的寫意時光繼續邁向無垠的時間軸,只要貨車不拋錨牠們可以悠閒的在島嶼唯一的橫貫土石道路旁邊享用隨意生長的雜草扮演外來過客眼中的稀有動物,微笑。

  以反璞歸真為觀光業的號召成為顯學,但觀光客逐漸裹足不前。「柏油路與電線杆都沒有的鬼地方。」對多數觀光客而言,他們要的是暫時遠離文明,而不是失去文明,他們不只希望看到野生河馬,也希望看到河馬的同時能在臉書上打卡,渡輪靠岸之際,僅存的旅宿業者在碼頭稀稀疏疏舉著告示牌,也舉著各旅館生存下去的微薄希望。當風力發電機也無法站上這個島嶼時,wind of change,改變之風吹來的不是攜手共創的美好未來,而是另一個失落。廢寶特瓶可用來製衣,廢玻璃瓶可壓碎混入柏油中做為鋪設道路原料,但是以島上的居民,或是選擇留在島上的居民,這些容器永遠只有盛裝液體、焚燒或隨意丟棄的用途。儘管如此,只要運送觀光客與物資的渡輪照舊,湖水不枯絕,電力網路侷限但不斷絕,工廠與大型開發不踏上這片樂園,島上的居民永遠幸福。

永遠幸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環評
    全站熱搜

    noti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