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更多相片請見

http://notiue.pixnet.net/album/set/17992819

 

.Lichanbula林管局的skyline與chapapula兩路線的叉路口

 

 

 

Lichanbula林管局的skyline與chapapula兩路線的叉路口

 

Chapaluka 路線與skyline 路線叉路口附近的綠池 

Chapaluka 路線與skyline 路線叉路口附近的綠池。

遍佈花崗石塊的chambe平原與紅色屋頂chisepo小屋 

遍佈花崗石塊的chambe平原與紅色屋頂chisepo小屋

chisepo小屋近照 

.chisepo小屋近照

 

由chisepo登頂Sapitwa路徑上的巨大花崗岩板,可注意石板上的紅色噴漆指引

由chisepo登頂Sapitwa路徑上的巨大花崗岩板,可注意石板上的紅色噴漆指引

Sapitwa峰頂 

Sapitwa峰頂

文章提到的「撐竿跳」設計,這裡約1米半的落差,健行客得以雙手撐在鐵杆與岩石交界處,再用膝蓋跪上

文章提到的「撐竿跳」設計,這裡約1米半的落差,健行客得以雙手撐在鐵杆與岩石交界處,再用膝蓋跪上去

 

  

  從衛星上姆蘭傑山塊(Mulanje)看似馬拉威南方的石桌,座落著非洲第三高峰—Sapitwa,這座在當地語言為別去那裏(don’t go there)的意思的山峰,以絕世聳立的巨岩之姿坐落在馬拉威南方高地,加上午後總是雲霧繚繞,看似難以親近。但事實上,不同於著名的非洲首岳吉力馬札羅,Sapitwa海拔僅3002公尺,而姆蘭傑山型雖然特殊,但中低海拔是蒼鬱的森林行走並不困難,而接近Sapitwa峰頂的花崗岩板在天候乾燥時攀登難度不高,不需攀岩等專業技術,且攀登路徑大抵清楚安全,是易於親近的山岳。此外,攀登Sapitwa嚮導雇員非強迫性,即使嚮導挑夫僱用費用亦相當低廉(2013年資料:嚮導雇用每日3500馬拉威幣,僅約300新台幣),與吉力馬札羅所需的攀登費用相較,算是十分低廉合理。另外姆蘭傑山塊有許多山峰,也有許多健行路線,但以最高峰Sapitwa最享盛名,以下主要介紹Sapitwa

  據考古研究,姆蘭傑約13百萬年前由火山運動形成,經過侵蝕風化作用,殘餘的火成岩塊成為現今的姆蘭傑山塊。現在的姆蘭傑山塊除了為當地帶來巨大的觀光收益,姆蘭傑南面中海拔地區受到南半球西南信風影響,濕冷的氣候成為發展茶業的利基並提供豐富的木材資源,而瀕臨絕種的姆蘭傑雪杉(Widdringtonia whytel)是本山區的特有樹種(部分學者不認為他是獨立的物種),稀有難以窺見。

  為了等待辛巴威簽證的核發,我在馬拉威的首都無所事事。既然如此,不如順道雖有非洲第三高峰的鎮嚇名號,實際卻十分親民的Sapitwa。以下就交通、基本資訊、路線、費用與登山雇員等簡要說明。

 

交通

  由馬拉威南部最大城市布蘭岱(Blantyre,念法blen-tair)前往姆蘭傑山腳下的同名村落最經濟實惠的方法是由市郊的Limbe(念法lim-bi)轉乘站搭乘搭九人座廂型公車前往(布蘭岱與馬拉威首都利隆圭(Lilongwe)之間大眾運輸多樣,不必擔慮)。旅客由布蘭岱市中心出發,首先得先搭乘廂型公車穿越擁擠的市區,來到約10公里外位於布蘭岱市郊的Limbe轉乘站。雖以「轉乘站」稱之,但實際上只是許多廂型公車的聚集地與路線的起站。由Limbe到姆蘭傑則有兩條公車路線可搭乘:經過Thyolo的舊路與直達的新路,一般說來,前者有「Thyolo」「Luchenza」等先行牌標示,後者先行牌則標示「Mulanje」,新路路程較短約60公里,行車時間約2小時。廂型公車無發車時刻表,乘客把車塞爆就發車(九人座的minibus得塞進至少10名乘客,加上司機與收票員,車內至少擠進12人才發車,如衣索比亞1一文所述)。

  而由姆蘭傑鎮區到姆蘭傑山腳下的Lichubula forestry(林管局,兼官方旅遊資訊中心)的廂型公車班次不多。短距離的交通運輸如同在馬拉威的其他地方,入境隨俗搭乘自行車計程車方為上策。自行車計程車為淑女車型,而姆蘭傑城鎮中心至Lichubula林管局是7公里的起伏土石路,乘客得有偶爾下車步行的準備。

 

資訊、住宿,與補給

  山腳同名的姆蘭傑鎮中心只有短短的300公尺,唯一的比薩店的二樓有旅遊資訊中心(tour info office),提供嚮導派員與路線建議等資訊。此外,Lichubula 林管局也可提供旅遊資訊。

  住宿方面,Mulanje town有數家旅店,最高級的是kibobo,而我住的chididi motel附衛浴的單人房2013年價格僅1200MK,雙人房1800MK(分別約新台幣100150元)(水龍頭無持續供應的熱水(no running hot water)),並附有物美價廉的餐廳。這家平價motel在當地算小有名氣,請務必預定。

  擁有數間大型賣場的布蘭岱是最佳的補給地點,姆蘭傑鎮也有數間小型超市,乾糧與蔬果就不用擔心了,路邊隨處可見販賣的小攤販,碗盤餐具可與旅館商借,而姆蘭傑山屋提供壁爐供健行客取暖與煮食。

 

路線

  姆蘭傑山區設有多條健行路線,所有路線都寬闊清楚,重要叉路口有指標指引,但是指標設置仍有不足之處。以Sapitwa peak為目標,最快速的路線包含skylinechapaluka兩條,skyline路線較陡峭,距離較短。為了平衡上山與下山時間,一般會利用skyline route上登,chapaluka下山,安排32夜行程如下, 括號內標明約略海拔:

Day1 Lichubula forestry(800m)skyline routeChisepo hut(2000m),行程時間6小時。

Day2 登頂日(由Chisepo出發,來回約6小時)。

Day3 chapaluka route返程,行程時間亦約6小時。

亦可將行程縮短為21夜,第二日登頂後直接下山。

  位於LikhubulaLikhubula林管局(Likhubula forestry)skylinechapaluka兩條登山路線的起點,這個機構除了山林保育與路徑維護等工作,也負責登山客急難支援與費用收據的收發,而包含嚮導與挑夫的所有登山雇員都可在此辦理,散客也可在此等待同行旅伴,Likhubula林管局(Likhubula forestry)對挑夫無負重上限限制,但原則上挑夫背負不超過20公斤,而導遊僅負責背負緊急醫藥用品與行進糧,導遊自己的睡袋原則上由挑夫負責帶上山(若要請導遊背負他自己的睡袋須加收費用),其他非從Likhubula起登的路線入口無標示,亦無收費亭與資訊中心。嚮導等登山雇員的人事費用回程下山後直接交給他們,非繳交給Likhubula林管局,詳細費用說明請見www.mcm.org.mw(英語網站)。

  由Likhubula出發,沿skyline路線一路陡上到海拔約1600公尺的chambe小屋(chambe hut)叉路口後,隨著chambe 平原的地勢一路上下起伏到座落在Sapitwa山腳的chisepo小屋(Chisepo hut)chambe hut位在chambe 平原的邊緣,鄰近的chambe peak是另一座姆蘭傑山塊著名山峰,曾有纜車為chambe 平原運送物資,目前纜車因21世紀初期的人為疏失大火停用,而這場大火也讓chambe 平原形成一片焦黃的芒海,遍佈碩大的花崗石。Chapaluka 路線與skyline 路線叉路口鄰近一枚波光粼粼的綠池,此叉路口無指標指引,相較於skyline路線的陡升,若利用Chapaluka 路線,過綠池叉路口後一路之字形緩下,最後抵達約10米瀑布與深潭,這是當地頗受歡迎的戲水勝地,已距離Lichubula閘門口不遠。由Likhubula起登的健行客多選擇在Chamber平原邊緣的Chamber hut夜宿一晚,或再行走2小時至Sapitwa山腳下的Chisepo hut過夜,準備翌日的登頂。

  Chisepo hut是單層木造建築,外側屋簷下設置桌椅,而環保廁所為屋外獨立建築,這是姆蘭傑山區避難小屋的基本格局,屋內沒有床鋪,健行客得圍在中央的壁爐臥地而息,避難小屋設有管理員負責清潔與取柴。根據Likhubula林管局,給予管理員的每日每人小費公定價為500MK,若請守門員煮食需另加費用,這筆費用可自行加減斟酌,健行客也可自備網架,不影響其他健行客使用下使用壁爐準備晚餐。

  另外兩條熱門路線包含Lichenya routeBoma route。其中Boma 路線起攀點在距離姆蘭傑小鎮1公里以植茶聞名的Boma村落,Boma route由旅館karao mula lodge起攀約10分鐘後,得左轉由上方繞過一片茶園,我當時誤判沿狹窄的步道直行,偶爾路跡不明顯得花時間確定,過了一乾溪溝後開始腰繞稜線,最後就沒路了!,嘗試上切稜線後,地貌逐漸由火成岩變成有砍痕的高芒草。在國外玩探勘……,實在太沒道理了,加上我沒有精細地圖、指北針與高度計等定位器材,最後決定下撤。後來了解這是我不了解步道設計下的無心之過-姆蘭傑所有路線即使叉路口指標不明,但正路都寬大清晰,不應狹窄難辨。這次的誤判讓我決定翌日須想辦法結伴同行,請見下段說明。

  而由ChisepoSapiwaSapitwa登頂之路一改地貌景觀,Sapitwa為由花崗岩組成的巨大山塊,登頂路由紅色噴漆指引,天雨潮濕得小心路滑跌落。由Chisepo上登23小時後,來到SapitwaSapitwa北峰交叉口,這裡有指標指引,往左約40分鐘後將來到Sapitwa頂點,這段路程巨岩崢嶸,有許多頗富挑戰性的路段,其中最富趣味的莫過於照片「撐竿跳」的設計,這裡岩石太大且表面光滑,健行客得以雙手撐在鐵杆與岩石交界處,用膝蓋「跪」上約1米半的落差,雖難度不高但頗富巧思。

  另外,姆蘭傑山塊攔截水氣,下午易起霧並伴隨迷途危險,登頂行程盡可能安排早去早回。

 

費用與登山雇員

  相較於嚮導等登山雇員昂貴的吉力馬札羅,姆蘭傑的登山雇員費用低廉且非強迫性,但姆蘭傑與吉力馬札羅的山林嚮導都有類似的問題-為了保障當地居民生計,登山嚮導等雇員採認常從寬處理,這個在姆蘭傑山區尤其嚴重。吉力馬札羅的盛名與高海拔潛在的風險,讓管理單位得在兼顧登山安全下保全當地居民的生計,而較無名氣且海拔較低,較無高山症風險的姆蘭傑山區一切都可從簡,知道路往哪裡走似乎是姆蘭傑山區對嚮導的定義。相較於台灣「一筆費用包吃包住,一個嚮導包山包海」的方式,姆蘭傑和吉力馬札羅一般,聘用登山雇員得斤斤計較所有細項。營地無供應餐飲,事前的協商關係到登山伙食甚至行程品質,而在挑夫負重的限制下,所有增加隊伍裝備總重量,以至於增加挑夫派員人數的物品,諸如攝影器材與特殊營帳(如觀星帳與餐廳帳)等,都得事前談妥,而下山的小費更是讓人頭痛的問題,這也是我在吉力馬札羅的震撼教育後,不願在姆蘭傑使用登山僱員的主因。

  天不從人願,即使登頂Sapitwa對多數人不是困難之舉,但昨日的迷途,加上市面與網路上對姆蘭傑山區路線地圖資訊的缺乏,讓我得雇用嚮導,至少在第一天的行程讓我了解異國風的找路與造路原則。但我在Lichubula閘門口始終苦等不到能夠與我組隊同行的健行客,只好雇用「私家嚮導」因應,在當時一日一名嚮導3500馬拉威幣的基準下,我以5000馬拉威幣的價格雇用嚮導,除了第一天帶路,並「加購」嚮導行動糧與晚餐、嚮導入園費與避難小屋使用費,嚮導自揹睡袋。這個協議的過程超過1小時,結論是這樣的:嚮導帶我走第一天的路,而他在Chisepo住一晚後,翌日一大早自行下山,因為他翌日下山後仍可帶其他隊伍,故他只收我1天的嚮導費。對我來說,雇用嚮導目的在於不熟悉的姆蘭傑山區了解「找路原則」,避免再次無功而返與提供姆蘭傑山區的知識,只要了解找路原則,加上由Chisepo hut開始的登頂路程不難找到同行的登山客,登頂路實不需要擔心。另外依預算考量,若我32日行程全程雇用嚮導,除了嚮導3日的僱用費用,還得負擔他的食宿與嚮導背負自己睡袋的費用,對我實屬不小開支(前文已述,嚮導僅揹負簡易急救包、私人行動糧與私人衣物,諸如晚餐食材(若登山隊伍開伙煮食)與嚮導睡袋不包含其中,只能加價請嚮導自理抑或雇用挑夫,多數隊伍選擇雇用挑夫以免爭端。

  路程中,我的嚮導揹著不到20公升的小背包,內含保暖衣物、飲水與糧食,和簡易急救包,一手提著裝在塑膠袋中的睡袋,唯一的登山裝備似乎是他腳上的登山鞋。而我也不遑多讓,臨時找不到能容納睡袋的中型背包下,我們像上街購物的兄弟倆,一人雙手一堆塑膠袋。但翌日由Sapitwa 攻頂後下山,同行的兩人登山隊伍(由一名嚮導領軍),我意識到這裡的嚮導準備不週是常態,這位嚮導穿著短袖棉質t-shirt,沒背背包唯一裝備是塞在口袋的一小罐水,其他諸如糧食、保暖衣物、雨衣,與急救包等都付之闕如,稍微打聽一番,他們認為由Chisepo hut登頂Sapitwa的路程並不需要「大驚小怪」。「在台灣當嚮導」,我指著遍佈花崗巨岩的登頂路說,「需能勝任負重30公斤,並以我們現在的速度走完。」「哇,你們每個人都是Dr.Chen。」登頂Sapitwa也許不難,需要四肢並用的路程僅在於最後巨大的花崗岩石板,但是每日約海拔1000公尺的爬升,仍需足夠的體力與意志力,而午後的雲霧也會增加迷途的機率,難以找到姆蘭傑山區詳盡路線圖等資訊之下,是否雇用「知道路就好」的嚮導,或是嘗試以較高的價錢向Lichubula forestry或相關當地旅行單位聘請較專業的嚮導,這是登山客必須考慮周詳的要事。

  加上由布蘭岱的往返交通費用,我在姆蘭傑共計五夜四天(含一日迷途折返)的行程,共約花費新台幣2000元,節省的代價是錙銖必較,而與嚮導的討價還價,讓他願意領我第一天到chisepo小屋後,第二天自行下山折返實在費盡口舌。另一方面,若保持「前方路徑不明確則原路折返尋找正確路徑」,並了解姆蘭傑山區所有路線都應寬闊清楚的原則,略有經驗的旅客應可自行結伴甚至單獨前往。而姆蘭傑並非馬拉威最熱門的景點,山腳的同名小鎮雖富有活力但不致零亂嘈雜,也不像吉力馬札羅山腳的阿魯沙(Arusha)治安敗壞讓人夜不出戶,即使不以最高峰Sapitwa為目標,造訪馬拉威的旅客若有多餘時間,不妨到姆蘭傑享受山林芬芳。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馬拉威 姆蘭傑 Mulanje
    全站熱搜

    noti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