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蛙帳與下雨時不讓放在單車淋雨的權宜之計

蛙帳與下雨時不讓放在單車淋雨的權宜之計  

  

  

  

  這篇文章首先討論一個似乎不被重視的問題-輕量化,並順便討論單車旅行需要的行李。

 

  首先,單車以行李托運方式帶上飛機並不是困難。只要準備合適的紙箱(可向單車店家索取或購買),卸除踏板、前輪與座椅,龍頭轉鬆並調整至可放入紙箱的適合角度,最後記得上飛機前須將前後輪洩氣(以免高空氣壓變化而爆胎)即可。多數台灣店家都有單車裝箱的服務,可向其詢問細節。而減輕行李重量除了讓騎乘單車更輕鬆與享受周遭風景外,實務來說,飛機經濟艙行李託運多限2025公斤,扣掉單車重量至少15公斤,裝車的紙箱大約2公斤,無法當作隨身行李帶上飛機的單車維修工具與帳篷的營釘營柱等,行李託運的配額幾乎被使用殆盡。除了把衣服盡可能得穿在身上,睡袋包在免稅店的塑膠袋內當作手提行李外,不被收取巨額超重費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輕量化。可是,即使只省吃儉用的背包客,托運的行李也常會重達20公斤。出門在外需要的日用品很多,積沙成塔,變成壓壞飛機的最後一個行李包。

 

  從事單車長程旅行,除了人的行李,還有車的行李。車的行李(含耗材與維修工具)難以減少下,人的行李得想辦法精簡,許多前輩的經驗,不含單車人車配件行李30公斤只是最低配額。可是,以我自身經驗,自從單車與部分行李在伊朗遺失,購入新單車,重新出發後的行李(不含食物飲水與單車)總重僅約10公斤,包含所有日用品,帳篷,與單車耗材與維修工具等。這個重量在我日後被迫搭乘兩趟跨國航空時從未遭遇行李超重的問題,減少行李一方面考量新購入的通勤車品質可能不夠堅固,負載過重縮短使用壽命外,人車配件重新購買也不可能像出國時五臟俱全。但無論如何,帶著這些物品在走了非洲七個月,幾乎不感覺到東西太少窒礙難行,反而如釋重負,遇到頑童製造的隕石雨時,也能不留痕跡的躲開。

 

  日用品與衣服常占據行李箱的大部分,但這些東西世界各個角落都有,長時間旅行得有適應各種環境的心理準備。接下來,我用輕鬆的方式解釋如何在非洲與飢民搶破爛……,不是,是善用資源。每個人的做法不致相同,但重要的是學會善用當地資源,避免「過度準備」路途上俯拾可及的物品,以減輕行李重量,這對單車旅行十分重要。

 

  以下首先討論單車戶外旅行需要的專業用品,包含爐頭與帳篷。

 

 

 

爐頭

 

  這是引起最多討論的裝備究竟汽化爐有其必要性與否。使用罐裝瓦斯的攻頂爐或蜘蛛爐便宜,但罐裝瓦斯在國外似乎取得不易。使用汽油的氣化爐價格昂貴且有保養使用不易的問題,但汽油隨處可得,且相對罐裝瓦斯價格便宜(新一代的汽化爐已大幅簡化保養與使用過程,代價是更高的購入價格)。

 

  事實上,包含中國、土耳其、伊朗,與歐洲諸國,大城市不怕找不到販賣罐裝瓦斯(camping gas)的戶外用品店。雖然價格較台灣高(例如我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Sofia)買到的罐裝瓦斯大約為台灣同廠牌型號容量價格2倍),但若想到這些地方騎單車,攜帶使用罐裝瓦斯攻頂爐或蜘蛛爐可能是較佳的選擇,畢竟台灣主流還是使用罐裝瓦斯的爐頭,買一個台灣用不太到的裝備有點多此一舉。適應當地食物是更實際的做法,考量燃料價格後,價格不見得比自行煮食昂貴,面對如同天書的菜單,與其想盡辦法由服務員取得箇中奧義,不如左顧右盼,指著鄰桌的美味食物,比手畫腳的說,「請給我那個一份」。

 

 

 

帳篷

 

  這是另一個常被討論的裝備,帳篷種類千奇百種,最常用的經濟型帳篷包含直立式帳篷與蛙帳。前者以營柱支撐內外帳並決定帳篷外型,後者廣泛被使用在台灣環島單車或機車旅行,蛙帳減少營柱的使用,代價是帳篷無法直立,必須以營釘與營繩固定。

 

  直立式帳篷在伊朗失竊後,友人寄一個蛙帳給我,使用蛙帳半年的心得,與之前使用一般直立式帳棚相比,蛙帳並無法節省太多重量與體積,但是狹小的空間會衍生一個問題,單車與行李要藏哪裡?使用直立式帳棚時,我會把單車上鎖後藏在內外帳間,車上的物品全部拿進帳棚,使用無外帳的蛙帳,單車只能放戶外,下雨時不讓單車淋雨大費腦筋,即使星空萬里,把單車放在毫無遮掩的帳篷之外也不十分妥當。而車上的東西塞進原本就狹小的蛙帳內讓我寸步難移。

 

  帳棚廠牌型號千百種,國產犀牛(Rhino)的三季帳篷,如直立式雙人帳U2與蛙帳單人帳G11價格實惠堅固耐用,雖然不見得耐寒耐風雪,但用於一般單車旅行已足夠。

 

 

 

維修工具與單車耗材

 

         這部分得依照每輛車的不同而定,要注意的是,若前往單車不普及的地點,單車耗材零組件將難以購得,這部分的準備得多費心思

 

         基本而言,除了備用內胎與補胎片,備用的變速線與煞車線也是必須的,最好還能攜帶一兩條可折式外胎。單車旅行期間可能會遇到嚴重的爆胎,這時候不只得更換內胎,更可能得更換外胎,而維修工具包含替換內外胎、變速線與煞車線的工具,內六角板手與活動板手則是實用的好夥伴,至於使用替換方法務必於出發前熟悉,或向車行詢問。另外,在內胎內灌入補胎液以防爆胎也是實用的方法補胎液,補胎液可向車行詢問購得,它的原理與用法大致如下:

 

1.在內胎無空氣時灌入內胎中,美式氣嘴需特殊工具才能把氣嘴打開(一定要確定內胎幾乎無空氣再行灌入,避免補胎液在氣嘴附近凝結)。

 

2. 這條灌入補胎液的內胎即可作為一般內胎使用,這時因為補胎液分散分布在內胎內,在內胎灌入補胎液不會產生凝結現象。

 

之後補胎液就像內胎的血小板,遇到小破洞會凝結堵住破洞以抑制氣體漏出,可大幅降低行進間補胎次數,但偶爾還是得檢查外胎並把尖刺物移除,以避免破洞加大。

 

  補胎液的使用缺點一為置入不易,若不盡量移除內胎內空氣不但會使補胎液在氣嘴凝結,也會使補胎液失去效用;二為內胎內的液體會改變輪胎轉動離心力而使輪胎在高速行駛下不穩定。個人使用心得除了置入不易(但若是全新內胎就不會有這個問題),高速行駛的問題從沒遇過(畢竟單車旅行應該不太會有高速行駛的問題),而補胎液在諸如納米比亞等乾燥氣候區,路邊長滿有刺植物的地區格外好用,畢竟在炙熱豔陽下補胎或換胎並不是好玩的……。

 

 

 

 

 

接下來討論人身用品

 

 

 

1.洗滌與保養用品

 

  這類東西常在無形之中與衣服占掉行李箱的大部分空間與重量,從基本的毛巾、香皂、洗髮精、防曬油,到面膜與各式化妝卸妝用品。在東非,居民用肥皂洗頭髮是常態,洗髮精只是多餘,化妝品幾乎沒人再用,防曬油對深膚色人種則沒必要,男人理光頭,不必洗髮精;女人用肥皂洗頭髮,髮色依然烏黑亮麗。事實上,肥皂的洗滌力有目共睹,可以洗身,也可以洗衣,雖然可能對皮膚有傷害,但是都從事長途旅行了,還怕皮膚不耐操嗎?沿路上,我只有帶毛巾,香皂和洗衣粉,香皂都取自旅館(香皂一塊可以用很久,用不著用一次就丟棄),不花半毛錢。換個角度,若是為了多帶一公斤的日用品,上飛機負擔破千的托運超重費,划算嗎?

 

 

 

2.衣服

 

  出國一年,橫跨熱帶溫帶,需要幾套衣服?而騎乘車與日常生活衣物不同,搭乘飛機還需要正式的服裝,這樣說來,長時間單車旅行需要的衣服包含:夏服冬裝,保暖外套,防風外套,貼身衣物,車衣車褲,單車手套,頭巾,雨衣……。

 

  短期旅遊一般做法是把漂亮的新衣服從國內穿出國外,再把漂亮的新衣服從國外買進國內,這個過程用文字表述有些詭異。但是長途旅行實在不必如此費心,把衣櫃搬上飛機前,先想個答案很明顯的問題,全世界不穿衣服的人多不多,既然不多,就代表衣服到處都買的到,除非有特殊需求,從國內帶上一整年分的衣服並不實際。

 

  從台灣出發時,我的行李袋也是塞滿了各式衣服,但在伊朗遇劫後,包含友人贈送的衣物,我只準備一件長袖排汗衣褲一套,長短袖休閒衣褲各一套。單車手套用麻布手套取代,輕便雨衣穿到爛,車衣車褲不是我的菜,自始自終都不在我的行李內。含身上總共三套衣服,我是這樣用的:騎車時穿一套,洗澡後睡覺前換上乾淨的一套,多的那套預備用,我不是不愛乾淨,而是愛乾淨在我的旅程不太有意義。就像之前參加長天數的登山健行活動,睡覺前換上乾淨的衣服,出發前捏著鼻子換上髒的衣服,若是為了穿乾淨衣服上路出發的小確幸而不肯換上髒的衣服,這樣新的衣服會髒,下場要不是睡覺沒乾淨衣服可換,就是得背上很多套衣服。反正,衣服已經髒了,走路騎車衣服還是會髒,就讓髒身體與髒衣服「哥倆好,一對寶」吧。

 

  實務上,為了防曬,單車旅行中長袖排汗衣褲比短袖實用,而輕便雨衣重量輕,且不如想像中的不耐用,單車旅行時可取代沉重的兩截式雨衣,而衣服隨處可得,除非特殊服裝,否則實在不需要費心的未雨綢繆。

 

 

 

3.餐具

 

  餐具不能節省太多重量,但以下也許是善用資源的最佳典範。

 

  對於我在垃圾桶內翻出一個塑膠碗使用,讓人誤以為我的衛生習慣已在非洲被潛移默化,這純粹是美麗的誤會。在物價可比擬台灣的辛巴威,一間背包客棧的棧主神奇的對資源回收這就是頗有著墨,更有趣的是他嚴格要求丟棄所有的資源回收垃圾前,須先以清水洗淨(據說是承襲日本觀光客的建議)。在非洲,垃圾不被隨意棄置路旁就是這包垃圾上輩子有燒香,能乾乾淨淨的入「桶」為安是福氣中的福氣。拜棧主所賜,這間背包客棧的所有垃圾都以最人道的方式處決,雖然只有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各一,但是所有進入垃圾桶的可回收垃圾都得經過沐浴潔身的過程,這也是我從垃圾桶把這個本來裝奶油的塑膠碗回收利用的原因,若在台灣,這個做法並不恰當。

 

  事實上,在路邊的垃圾堆找東西在非洲常是必要之惡,由其在雜貨店找不到非日常用品之際。例如為了固定打氣筒,我得東張西望,從路邊尋找被隨意丟棄,雜貨店找不到的綁繩,受惠於缺乏垃圾處理的觀念,非洲的家戶垃圾常被隨意棄置於路邊,而不是集中於垃圾掩埋場,因此,馬路兩側變成露天的資源交換空間,你丟我撿,再稀鬆平常不過。

 

  雖然我在路上也看到許多行李高達20公斤以上的單車旅遊騎士,但請別忘記,台灣為孤立海島,無法像歐洲的單車騎士一般車騎了就走,行李想帶多少就帶多少。誠如文章一開頭所描述,托運行李的超重費用是每位想把單車帶出國外的台灣旅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光是單車重量與維修工具至少15公斤),也就是說,帶了單車上飛機,自然得壓縮其他托運行李的重量,想必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打包與減輕重量的方法,但總而言之容易購得的生活用品並不需要過度準備。這篇文章討論裝備,往後的文章將陸續詳細討論怎樣選擇住宿地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ti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