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更多照片請見

http://notiue.pixnet.net/album/set/17964289 

傍晚停放路邊等待過夜的貨車群 

在坦尚尼亞我遭運最嚴重的車禍,聯結車神奇的斷成數截

.在坦尚尼亞我遭運最嚴重的車禍,聯結車神奇的斷成數截。 

常見的翻覆貨車, 駕駛人找來幾根樹枝充當警示錐,雖然擺放位置與明顯程度總是不及格,駕駛與副駕駛在貨車的另一側陰涼處等待支援(文中第二段開頭提到的車禍)

常見的翻覆貨車,駕駛人找來幾根樹枝充當警示錐,雖然擺放位置與明顯程度總是不及格,駕駛與副駕駛在貨車的另一側陰涼處等待支援(此為文中第二段開頭提到的車禍)。  

 

  在飲酒習慣仍以紅酒為主的17世紀法國,僧侶Dom Perignon以諸如使用鐵絲把瓶塞固定等方式提升香檳的製程,雖然他不是第一位解決氣泡酒的問題:發酵過程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使的酒瓶身爆裂甚至炸掉整個酒窖,進而釀造出高品質的香檳。而他以「come on, I am drinking stars(快來,我在品茗星辰)」形容香檳酒的美妙滋味,並以此聞名。對多數觀光客而言,坦尚尼亞是欣賞野生動物,領受大地活力的國度。safari狩獵之旅,當然在我的行程中,如魯阿哈國家公園一文所述,但是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品茗星辰」,而星月下在我面前的不是醇酒與珍饈,這一切必須從一連串的車禍說起。

 

(一)

  一輛大貨車姿勢撩人的側躺在路中間,我跟著旁邊的bodaboda從旁邊繞過去,bodaboda是坦尚尼亞人對野狼機車的稱呼,也是單車之外他們最重要的短程交通工具。面對眼前的一片狼籍,除了幾個拿工具的圍繞旁側議論紛紛,其他人的世界不因此停止轉動,路上多了障礙物,繞過去雖不方便但大家有的是時間。

  雖然東非每個國家都有共通之處,但依我看來,車禍發生率的龍頭寶座絕非坦尚尼亞所屬。在坦尚尼亞南境的騎單車的兩週,幾乎每天都會看到事故而事故的主角常是貨車與充當公車的九人座廂型車以各種奇怪的姿勢在躺在路上,或搔首弄姿,或倒地哀嚎貨車失控衝進路邊的草叢只是一般病症文章開頭側翻的貨車也許病重,但也非不尋常我曾看過一輛載滿玻璃罐裝飲料的六排輪長貨車翻覆在筆直的道路邊,這發生在坦尚尼亞距離重要城鎮遙遠的郊外,據居民所述,等待事故處理單位與交通警察的出現,不如坐在樹下等待奇蹟在沒有SNG車邊加油添醋邊幫倒忙下,鄰近村民傾巢而出,有車的把傷者送往最近的救護站,有維修經驗的與司機討論如何善後,婦女與孩童則不慌不忙的清理滿地的玻璃碎片,清不掉的玻璃碎片就用沙蓋起來,駕駛人找來幾根樹枝充當警示錐,雖然擺放位置與明顯辨識度總是不及格。

  居民天助自助的功力絕不只這般,隨便超車是司機的默契,而道路沒有車道分隔線是常有的特徵。因此,車龍中的領頭慢速車常以手勢提醒後方來車是否可以超車,而滾落懸崖,卡在樹叢的九人座廂型車,四輪朝天搭配傷者的呻吟,幾位壯丁,幾條麻繩,乘客與行李,可維修再利用的零件,幾下就拉上馬路旁。這場車禍發生在Tukuyu往馬拉威國界的路上,30公里的路程,海拔下降超過1500公尺,陡峭的單線道路使這段坦尚尼亞與馬拉威的唯一聯絡要道成為事故好發路段。幸運的是該場車禍沒有奪去任何性命,多數乘客僅遭受皮肉輕傷。

  由車禍可以衍生出許多有趣的話題,首先,道路品質也許不是事故的元凶,但絕對是共犯,如同鄰國肯亞,坦尚尼亞的公路整建幾乎得依靠外國的協助與支援。「中國人10個月就完成的,我們可能得耗費10年」一語道破技術不如人,幹勁也不如人的問題,雖然柏油路面取代了土石路面,但是貨車普遍的超重載物使得道路使用年限大打折扣,而缺乏有效整修道路技術的當地政府,遇到布滿坑洞的道路只能用人海戰術以柏油勉強填補,這種以人海修補道路的戰術,只管柏油有沒有,不管道路平不平。於是本來凹下去(坑洞)的地方,經過「大力搶修」,變成凸起來的地方,不平之處還是不平,只是多了柏油。

  貨車搶重搶快更是使道路使用年限大打折扣的主因,而充當公車的九人座廂型車也是一般缺乏速限與載重限制的紀律。這裡的長途客運不乏私人經營,相較於使用遊覽車型的公司的紀律化管理模式,欠缺購車經費的個人多使用九人座中古廂型車型,且極不注重車輛品質維護。一般說來,在坦尚尼亞因競爭者眾, 熱門路線不難找到價格公道的公司以品質較佳的遊覽車經營行駛,但是,市郊區中短程與非熱門路線等缺乏龐大利潤的路線仍多只能找到私人以九人座廂型車承載。在這裡在「九人座」是最低載客量,實際載客量可高達16人,這在衣索比亞1一文已有論述。而對於使用廂型車的公車司機而言,他們類似台灣的私營計程車,雇主就是自己,跑越多趟、跑得越快錢越多。另外廂型車多來自於國外的舊車,尤以日本居多,雖然購入成本低,車輛來源與甫購入之際的品質不是問題,但在司機收入不高的前提之下,新三年,舊三年,門窗鎖死又三年,滾下山坡再三年成為工作守則相當重要的一條。且這些廂型車常兼差宅急便以賺取外快,貨車與公車普遍的缺乏保養加上過度載重,自然容易發生意外。

  討論坦尚尼亞與鄰近國家的宗教信仰不是簡單的問題,但我常開玩笑說,他們每個人都是回教徒,當回教徒準時的向麥加禱告,他們也跟著準時的向賣家(賣啤酒的店家)報到,但慵懶的生活,開起車來卻完全變了樣。「若道路鋪上柏油,貨車與警車能在平整的道路上行駛,加上肯亞對私有槍隻的嚴厲管制,那搶匪還混得下去嗎?」雖然坦尚尼亞是相對安全的國家,鮮見持有武器的搶匪,但他們對柏油路面的定義,或許可以把上述話改成「若道路沒有柏油,貨車與廂型車只能與泥石路奮戰,加上坦尚尼亞對交通違規的嚴格取締,那車禍還會經常發生嗎?」對駕駛而言,柏油路面的意義似乎等同於道路是賽道,車速無上限(這裡當然沒有測速照相)。換句話說,柏油路面的鋪設增加行車速率的同時,雖然間接增加長途司機的收入,但也意外以增加魯莽駕駛數目的形式增加肇事率。當然,多數司機不具有神風特攻隊的基因,錢要賺,性命也要顧。車況不好可以開車,因為沒錢修車;路況不好可以開車,因為沒錢修路;喝完啤酒可以開車,因為生活苦悶,飲酒不醉只提神。但是有個時候他們盡量避免開車。

 

(二)

  也許東非人不僅有與天俱來的長跑能力,也有與天俱來的開車技術。雖然採用肉包鐵的單車為交通工具,路旁的交通事故卻如動物園裡的獅子,危險但與我隔離。另外,駕駛也似乎擁有化險為夷的超能力,除了上述掉入懸崖但乘客僅受皮肉傷的事故,一趟車頭撞到山壁的兩節連結車以很詭異的v字型停在路中間,司機邊撥手機邊一臉輕鬆的跟我說jambo(坦尚尼亞的hello),更神的是衝進草叢的貨車,兩位駕駛居人不慌忙的在貨車旁邊的涼蔭睡午覺。但是,道路品質非駕駛所能控制,駕駛在白天能夠看到道路損壞,以高超的技術化險為夷。但是到了夜晚,柏油鋪面帶來的奔馳快感被黑暗吞噬,除了表面的破損,道路缺乏反光裝置與分隔線,盲彎無反光鏡(或是反光裝置年久失修損壞),路燈更是付之闕如,除了少數幾個大城鎮,路上唯一的照明是住家的白熾燈泡,更別提在黑暗中由減速條化身而成的致命失速條。

  有很多原因使得坦尚尼亞的銅板旅館隨處可見,幾乎每個村鎮,不論規模,都能找到簡易旅館的蹤跡。它們價格公道且多保有水平之上的品質。除最大城市沙蘭港外,平均100至150台幣就可住到使用公共衛浴的房間(non self-contained room),即便在首都多多馬(Dodoma),擁有私人衛浴與風扇的房間也只要大約300至400台幣。而東部大鎮Mogoro著名的sofia hotel在坦尚尼亞1一文已有介紹,更是廉價旅館高品質的代表。

  一方面坦尚尼亞物資與人力便宜,近年由外資領頭的基礎建設興建熱潮改善了坦尚尼亞的交通,也大幅降低民生物資的運輸成本。而往返沙蘭港運送物資的貨車更是創造了大量的住宿需求,而需求帶來供給,供給帶來競爭。長途運輸創造的住宿需求非坦尚尼亞專利,但是同時具有大量運輸需求與夜間行車極不友善的道路設施倒是少見,以我經過的國家為例,衣索比亞為內陸國家,長途運輸並不發達,肯亞的最大港口蒙巴薩經首都往西至烏干達國界已擴建成優良的高速公路。坦尚尼亞境內的沙蘭港貴為東非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聯外道路實在不堪,除了缺乏照明與救援設施,加上坦尚尼亞有關當局缺乏道路維護技術經費,道路拓寬速度追不上車輛增加速度(目前仍以雙線道路為主),加上前面提到的不良的駕駛習慣,外國工程團隊把路鋪得再好也是枉然。最糟糕的是道路行經村鎮前後的減速條往往缺乏反光裝置(減速條常為當地居民自行加裝,甚至是隆起來的土堆,非興建的外國工程團隊之原罪), 大幅加大夜間行車的危險性。對於村民,他們自行設置減速條的目的在於不讓駕駛在昏暗無路燈的道路上衝進民宅,也因此減速條如同台灣的測速照相,總出現在進入村落前後。但對於駕駛人來說,隨意設置的減速條,有時過於巨大,有時位置不良,這些缺乏諸如表面反光塗漆或提醒標誌的「限制級減速條」,搖身一變成為「失速條」,車輛不衝入民宅的代價是滾進草叢。在昏暗的夜色間接成為交通事故的元凶下,除了少數客運司機,包含貨運司機在內的多數駕駛人會盡量減少夜間行車的機會,大量的住宿需求因此而生,而貨車司機除了住,也需要食物與飲酒,他們的收入也較能支持他們社交性的支出,包括食宿與娛樂(多半時候娛樂只是在酒吧邊飲酒邊觀看一整個村落唯一的電視)一條鞭的商機帶給偏遠村鎮許多的就業機會。雖然沒有無線網路與無線電視等現代化的科技,但在人潮、錢流,與競爭同時具備下,這些銅板旅館以東非的基礎設施標準而言,實為不簡易。舉例而言,坦國南方Mafinga,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我所投宿的hilton guesthouse一晚一人僅8000坦尚尼亞先令,約5美金,除蚊帳等基本設備外,共用淋浴間有使用太陽能的電熱水器,房間還有電視。多數小鎮的住宿多像Mafinga般,選擇多且價格公道。而房客登記表(坦尚尼亞特有制度)所登記的房間價格更是完全扼殺商家對外來客哄抬價格的空間(中高級旅店多由櫃檯接待員代填),但或許他們本來就沒有抬價的習慣。

 

(三)

  坦尚尼亞的路況再怎樣不佳也是柏油路面,而由道路品質息息相關的旅宿業之密集與住宿品質的提升,並非坦尚尼亞成為東非單車之旅最愜意一站的唯一原因。小鎮中幾個飲食攤比鄰而立,相互間的合作是迷人而有趣的花絮。舉例來說,我在a飲食攤點了米飯,用膳完畢想喝杯a攤位並未提供的熱牛奶,不用四處奔波尋找,把需求告訴攤主,他馬上拿起電話請有提供的攤販送來。旅館對我這個外來的觀光客總是殷勤以待,「洗澡需不需要熱水」是最基本的寒暄(即使他們未主動詢問,也很樂意在旅客要求下提供),對我的購物或飲食需求不只是拿隻樹枝,在沙地上抽象的繪出店家位置,而常是無償的帶我走到需要的店家,或是一通電話送貨送到我的手上。

  東非國家都有類似的生活與文化,夜晚也有同樣的閃爍星辰,但進入東非以降,坦尚尼亞是第一個讓我能無憂無慮的品嘗夜色的靜謐與人群的活力。坦尚尼亞的「夜市文化」並非完全的休閒,而實是食宿業與貨運司機的工作交接時刻。大約晚上8點(日落時間大約7點),卡車司機陸續休息入住,商家也把握這個時段努力做起生意,修車攤、飲食攤,與旅宿業等彼此互相合作,指引貨車停放適當的位置,協助車輛故障排除與安排司機入住。雖然在坦尚尼亞的小鎮沒有珍饈與美酒,食物種類往往僅有米飯與chips mayai(加薯條的蛋餅),無酒精飲料的選擇僅碳酸飲料與自產牛奶或熱茶。但是,仰望繁星,不必擔心房間裡的跳蚤,不必煩惱明天路上神出鬼沒的持槍搶匪,當地人總是熱心不求金錢回報的協助我大小難題,而面對誠摯來自善心的善意協助與微笑,我很願意為他們買杯飲料, 幸運的話還能聽懂他們的故事(坦尚尼亞已霸黜英語的官方語言地位,而鄰近的肯亞與烏干達等國家仍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即使語言不通,也能一同品嘗星辰與生活的美好。更明確的說,至少今天生活很美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坦尚尼亞
    全站熱搜

    noti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