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赤河(Panj river)對岸的阿富汗村落
道路景觀
基本資訊
飲食與住宿
距離Kailaikhum約175公里, 霍羅格75公里的Roshan,是這段路上最具規模的城鎮
生活機能齊全,觀光客需要的所有物資,包含銀行與跨國提款機.幾乎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Roshan唯一的homestay位於城鎮中心西側的學校旁邊,
若由Kalaikhum方向進入Roshan,在進入Roshan城鎮中心前的大上坡
可在右側發現這間homestay的藍色招牌,不會錯過,一晚一人15美金,
不含早餐,含公共衛浴(電熱水器),Roshan城鎮中心有很多餐館
此外,距離Kalaikhum 85公里,往噴赤鎮(Panj town)叉路口後約500公尺亦有簡易旅館與餐廳,
住宿一晚10Somani,不含早餐,不含淋浴
該簡易旅館餐飲還算不錯,羊肉”屑”抓飯一份12Somani(吃得比住的貴…),一壺茶2~3Somani
這段路不難找到簡易餐館與雜貨店,但礦泉水難以尋得,必要時可向村民詢問井水幫浦位置
建議行程
這段路250公里,越往霍羅格路況越佳,未有重大公路災情下,3天應可完成, ,
由Kalaikhum出發,可分別在往噴赤鎮(Panj town)叉路口後的簡易旅館與Roshan投宿
此住宿建議係因里程非旅館品質考量
(stage 2)Kalaikhum—霍羅格(Khorugh)
在路上,有驢車,有馬車,有貨車,也有快解體的俄製小型車,但就是沒有單車
單車是家裡幼童的玩具,媽媽買菜的工具,但拿來”串村子”…那根本是一個悲劇
面對稀有的交通工具,
對向車道的司機對我熱情的打招呼,與我同向的駕駛則是”熱情”的按喇叭
中國來的貨車司機叫我趕快上車,"這路糟的很,怎麼在這裡騎車?"
離開Kalaikhum,期待已久的平整路面還是沒有出現,路上倒是多了許多大貨車
依山傍水的道路,對我是美景,也是恐懼
由Kalaikhum往南至霍羅格的250公里,南北線道路合而為一,
公路沿著帕米爾高原的東緣—噴赤河(Panj river)往南上溯
除了Roshan附近(這段路上最具規模的城鎮),噴赤河成為宛如明鏡般靜止的深潭,如以下照片
其他路段多可見噴赤河的急流貪婪的吞噬侵蝕河岸的山壁
地質破碎,即使晴空萬里久旱未雨,山壁的砂石偶仍不預警的落下
Roshan歷史上為東(以霍羅格為首)西(以Kalaikhum為首)帕米爾爭奪之地
相較於霍羅格,現在的Roshan是一個平靜但生活機能齊全的小鎮,
雖然道路滿布坑洞與石塊,但是對於缺乏公路維修經費的塔吉克政府,
”一條更安全的路”只能等待外國的援助或施捨
即使如此,相較於噴赤河的另一岸,這段大多鋪有柏油的公路已是高級待遇
噴赤河在這裡扮演塔吉克與阿富汗的天然國界,
塔吉克政府每年花很多預算在與阿富汗邊界地帶的維穩
但在這裡看不到噴赤河西岸阿富汗的砲火,只看到幾個傳統的村落,與兩國發展差距的寫照
塔吉克這岸,電線沿著道路鋪設,而道路多已鋪上柏油
而對岸的阿富汗,我看不到電線杆與柏油路,人們與驢子在破碎的山腰道路涉險
偶爾會聽到驢子的哀嚎,不是無法負擔背上的重擔,而是面對崩坍危險路段的恐懼
說到噴赤河,也許大家似曾熟悉
這條位於中華民國領土極西點的河川,沿岸居民在清朝盛世降服於清廷
自從清末國力衰敗,清朝不再有效掌握該區域,該區域落入蘇聯與英國的爭奪
但是中華民國憲法仍將帕米爾高原,包含噴赤河流域的戈巴自治州,
和塔吉克與阿富汗邊陲的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的部分區域列入國土範圍
1991年塔吉克獨立,中國政府與塔吉克於2000年7月劃定國界,
表面上中國放棄這塊從未實質控制區域的大部分面積,並歸入塔吉克的國土
但實際上,這塊近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爭議區在國界劃定前,即為塔吉克實質統治領土,
中國也從未對其宣稱擁有主權
國界劃定後,中國”僅”獲得1000多平方公里的爭議領土,其餘領土確定歸於塔吉克統治,
表面上中國讓利,但實際上中國從塔吉克近2000平方公里的領土!!
(因為爭議領土在國界畫定實質為塔吉克或蘇聯統治)
這點不被許多戈巴自治州居民接受
他們認為塔吉克政府在未經當地居民的同意下,把他們的土地送給中國
加上蘇聯時期為了塔吉克國家發展之需,許多帕米爾居民被迫遷居至肥沃的塔吉克西部
“昨天被搬家,今天被賣地”造成的偏沛流離,累積許多不滿,也造成很多衝突
這些衝突在日後的旅程多被當地居民提及,成為旅程中耳提面命的內容之一
在這段交通流量大於其他路段的帕米爾公路,且路況欠佳路幅狹窄的道路騎車
得十分注意自身安全
在諸如塔吉克缺乏交通安全意識的國家騎車,擁有“行人讓小車,小車讓大車”的觀念非常重要
也就是說,單車騎士得隨時注意後方與對向來車,寧願在路旁空地等待車輛經過,
也不要嘗試在狹窄甚至不足單線道寬度的道路與車輛會車
因為對於多數汽車駕駛來說
他們看到自行車這種”障礙物”,會期待自行車讓出一整條路,而不是只讓出車輛能通過的最小空間
更何況車輛還得閃躲路上的坑洞與石塊
在這裡,靠(路)邊騎車只是最低要求,讓來往的機動車輛能無視自行車的存在,
似乎才是自行車騎士應該共同追求的目標
沿路不停歇的喇叭聲,就當作駕駛的祝福吧
留言列表